华夏传统文化常识

Jun 12, 2020

天文

五星七曜

「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在秦汉以后,由于五行说的普及,它们又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

水星一名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

风师谓之飞廉,兩师谓之荓翳(荓ping 翳yi),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義和,月御谓之望舒。

二十八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

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

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星假想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官。二十八宿指的是:

东方苍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四象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北斗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

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xiao)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

次/宿/宫

星纪 斗牛女 摩羯宫

玄枵 女虚危 宝瓶宫

诹訾 危室壁奎 双鱼宫

降娄 奎娄胃 白羊宫

大梁 胃昴毕 金牛宫

实沈 毕觜参井 双子宫

鹑首 井鬼柳 巨蟹宫

鹑火 柳星张 狮子宫

鹑尾 张翼轸 室女宫

寿星 轸角亢氐 天秤宫

大火 氏房心尾 天蝎宫

析木 尾箕斗 人马宫


次/国

星纪 吴越

玄枵 齐

诹訾 卫

降娄 鲁

大梁 赵

实沈 晋

鹑首 秦

鹑火 周

鹑尾 楚

寿星 郑

大火 宋

析木 燕


宿/州

角亢氐 兖州

房心 豫州

尾箕 幽州

斗 江湖

牛女 扬州

虚危 青州

室壁 并州

奎娄胃 徐州

昴毕 冀州

觜参 益州

井鬼 雍州

柳星张 三河

翼轸 荆州


宿/国

角亢 郑

氐房心 宋

尾箕 燕

斗牛 越

女 吴

虚危 齐

室壁 卫

奎娄 鲁

胃昴毕 魏

觜参 赵

井鬼 秦

柳星张 周

翼轸 楚

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机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历法

阴阳合历

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章蔀纪元

除了日月季年之外,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这就是章、蔀、纪,元。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

干支纪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类;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成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这是因为月相变比的周期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代测得是 29.53 日),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 365 1/4 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 11 1/4 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二十四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 365 1/4 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每个节气占 15.22 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14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16日多(夏至前后)。

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太阳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

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实际上二十四个节气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次/月/节气

星纪 正月 大雪 冬至

玄枵 二月 小寒 大寒

诹訾 三月 立春 惊蛰

降娄 四月 雨水 春分

大梁 五月 谷雨 清明

实沈 六月 立夏 小满

鹑首 七月 芒种 夏至

鹑火 八月 小暑 大暑

鹑尾 九月 立秋 处暑

寿星 十月 白露 秋分

大火 十一月 寒露 霜降

析木 十二月 立冬 小雪

月建

建子之月 十一月

建丑之月 十二月

建寅之月 正月

建卯之月 二月

建辰之月 三月

建已之月 四月

建午之月 五月

建未之月 六月

建申之月 七月

建酉之月 八月

建戌之月 九月

建亥之月 十月

旦早朝晨(日出)→ 隅中(近日中)→ 日中(日正中)→ 昃(太阳西斜)→ 夕暮昏晚(日入)→ 黄昏 → 人定 → 夜半 → 鸡鸣 → 昧旦(天将亮)→ 平旦 → 平明

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哺时。

十二时辰

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

时辰

子 23 24 玄枵

丑 1 2 星纪

寅 3 4 析木

卯 5 6 大火

辰 7 8 寿星

已 9 10 鹑尾

午 11 12 鹑火

未 13 14 鹑首

申 15 16 实沈

酉 17 18 大梁

戌 19 20 降娄

亥 21 22 诹訾

太岁

岁星由西向东进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

太岁

摄提格 寅 析木

单阏 卯 大火

执徐 辰 寿星

大荒落 已 鹑尾

敦牂 午 鹑火

协洽 未 鹑首

涒滩 申 实沈

作噩 酉 大梁

阉茂 戌 降娄

大渊献 亥 诹訾

困敦 子 玄枵

赤奋若 丑 星纪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

岁阳

阏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强 丁

著雍 戊

屠维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阳 癸

节日

元旦 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改称春节。)

人日 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 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 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

清明 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已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已日(所以叫上已),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

七夕 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中元 七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

腊日 腊是祭名。《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地理

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

汉代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即:

司隶(直辖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

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十三州比较,增加六州。

把梁州分为雍、凉、秦三州;

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

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

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

陇西、颖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

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废郡。

国是汉代诸候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

关内道,即古雍州;

河南道,即古豫、兖、青、徐四州;

河东道,即古翼州;

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

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

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

淮南道,即古扬州;

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

剑南道,即古梁州;

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

开元年间,又分为十五道,这是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再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此外还有少数特为军事而设的路,不领民事)。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

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

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广东路又称广南东路,广西路又称广南西路,湖南路又称荆湖南路,湖北路又称荆湖北路。)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明清改州为府。

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

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的县属于郡(汉代国以下也有县),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


姓名

姓氏

姓和氏都是宗族血来关系的代号。姓和氏的概念及来源本身的问题也非常深奥复杂。姓,原本是指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原本指的是父系的血缘。我们今天概念的“姓”,实际上是先秦时代的氏,是父系血缘宗族符号。而先秦时代原本的“姓”的概念,在战国时逐渐淡薄,到了西汉已经消失得非常彻底。先秦所谓“同姓不婚”的原则,原来也是指母方同血统者不能结婚。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汉代以后“姓”发展成交系血缘的代号,而“氏”除了指父系血缘之外居然常被用来指母系血缘。“姓"和“氏”的涵意和指代关系的这种交换至今未见到任何合格的学术解释(这个问题也极少为人所知)。姓氏问题本身也被有的学者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证据,但是这种立论未必严谨。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赢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

上古八姓:妊、姬、姜、姒、嬴、妘、妫、姚; 另一說:姬、姜、姒、嬴、妘、妫、姚、姞。

后来由于子孙繁行,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虢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

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例如:

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例如: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姬(赵衰妻)姬(孔圉妻)姬(秦遄妻)姜(棠公妻;棠,邑名。)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例如:

姜(郑武公妻) 姬(齐昭公妻)姬(宋共公妻) 赢(鲁文公妃)姜(鲁桓公妻) 归(鲁昭公母)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

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例如:

捷(郑文公) 甲午(蔡庄公)环(齐灵公) 王臣(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例如:

羊舌

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 北郭南宫敬叔 百里孟明视

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司马乐正

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例如:

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叔孙得臣(鲁公子牙之后,牙字叔)季孙肥(鲁公子友之后,友字季)庄辛(楚庄王之后)

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例如:

巫 陶 甄

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嬴被称为赢氏,骊姬被称为姬氏。

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俟、宇文、慕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

名字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

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又如颜回,字子渊。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字子迟(须和迟都有待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晢,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例如:

有时候省去“父”(甫)字,例如:

有时候省去排行,例如:

周代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例如

孟妊 中姞

有时候省去“母"字,例如:

季姬牙

有时候省去排行,例如:

有时候单称“某母”或“某女”,例如:

寿

最常见的是在姓上冠以排行,例如: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这是因为“子”男子的尊称。例如:

子产(公孙侨)子犯(狐偃(yin)) 子胥(伍员)子渊(颜回) 子有(冉求) 子夏(卜商)子我(宰予) 子贡(端木赐)

这个“子"字常常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宰我,等等。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例如:

孟明(字)视(名) 孔交(字)嘉(名) 叔梁(字)纥(名)

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称字不是最尊敬的方式,最尊敬的方式是不称名也不称字。孔子自称为丘,这是谦称。孔子对弟子称名,例如:

求,尔何如?(《论语•先进》)

赤,尔何如?(同上)

弟子自称也称名,例如: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论语•先进》)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同上)

弟子当着老师称呼其他弟子也称名,例如:

夫子何哂(shin)由也?(《论语•先进》)

记录《论语》的人对孔门弟子一般都称字,例如:

颜渊、季路侍。(《论语•公冶长》)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进》)

后人通常用两个字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陆机字士衡,鲍照字明远,等等。

别号

别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三个字以上的别号,例如葛洪自号抱朴子,陶潜自号五柳先生,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第二类是两个字的别号,例如王安石字介甫,别号半山,陆游字务观,别号放翁。三个字以上的别号有时候也可以压缩为两个字,例如苏东坡。

后来有人以为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于是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

或住地),例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

唐代诗文还常常见到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例如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李绅被称为李二十侍郎。唐代女子也有被称为廿几娘的。这种排行是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算的,并不是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

谥号

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据说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其实,这往往是虚伪的,不符合事实的。但是一个人有了谥,就等于在名字之外又多了一个别名了。

法是给子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子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谥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表扬的,例如:

经纬天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叡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知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2.批评的,例如:

乱而不损日灵 好内远礼日炀

杀戮无辜曰厉

3.同情的,例如:

恭仁短折曰哀 在国遭忧曰愍

悠仁短折曰怀

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三个字的,例如:

周平王 郑武公 齐桓公 秦穆公 魏安釐王 赵孝成王 贞惠文子

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例如:

宣成候(霍光) 忠武候(诸葛亮)文忠公(欧阳修) 武穆王(岳飞)

此外还有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死后其亲友门人所加的谥号。

庙号

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

尊号

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上的。例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 739 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 963 年)受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尊号可以上好几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词,实际上是阿谀奉承。

帝后也有尊号,后来称为徽号。例如清代同治尊自已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日慈禧。徽号可以每逢庆典累加,所以那拉氏的徽号积累有慈禧等十六个字。

也有死后上尊号的,例如唐高宗死后,到天宝十三载(公元754 年)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所加的尊号也可以说是谥号,这样,谥号的字数就加多了。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以后由于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所以改称庙号(如唐玄宗、宋太祖)。

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的一年(公元前140 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

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例如汉武帝曾经改元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有人说征和当作延和,形近而误)等。

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因此有可能用年号来称谓皇帝,例如明世宗被称为嘉靖皇 帝,清高宗被称为乾隆皇帝,等等。

避讳

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语文上的若干混乱。

避讳起源于秦以前,汉初尚宽,后来渐渐严格起来。

上古不讳嫌名。所谓嫌名是指和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音近似的字。


礼俗

阶级

众、奚、仆、臣、妾 都是奴隶。臣是男奴隶,妾是女奴隶。

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后来百姓成为民的同义词。民在古代又称为黎民,秦国则称为黔首。

诸候的君位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为卿大夫。诸候受封国于天子,卿大夫受采邑于诸候。

卿大夫下面是士(大体是大夫的宗族),士受禄田于卿大夫。

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统治的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

士的下面是庶人,又称庶民。

君子小人也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最初君子是贵族统治阶级的通称,小人是被统治阶级的通称,后来以所谓有德无德来区别君子和小人。统治阶级的阶级偏见影响到词义的发展。

冠礼

氏族社会的男女青年到达成熟期后必须参加“成丁礼”才能成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员,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周代的冠礼(加冠仪式)就是由这种“成丁礼”变化来的。

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日(选定加冠的日期)、筮宾(选定加冠的来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

先加缁布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

次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

最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

缁布冠是用黑麻布做的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爵弁是赤黑色的平顶帽子,是祭祀时戴的。)来宾敬酒后,去见母亲,又由来宾取“字”,然后去见兄弟姑姊,最后戴礼帽穿礼服带礼品去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主人向来宾敬酒赠礼品后,礼成。

贵族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后可以娶妻,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后结发加笄。

结发,就是在头顶上盘成发鬐(区别于童年的发式),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了。

婚姻

春秋时代,诸候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姪(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亦各以姪娣相从,这统称为“媵”。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

媵的地位和妾不同。妾被认为是贱妾,是嬖人,而媵的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战国时代就没有媵的制度了。

六礼

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

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

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

第四是纳征,这等于宜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

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

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

以上所说的六礼当然只是为贵族士大夫规定的,一般庶民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

丧葬

人将死时叫做“属纩”。属是放置的意思,纩是新絮。新絮很轻。据说古人把新絮放在临终的人的口鼻上,试看是否断气。这不一定成为风俗,至多也只是个别地方的风俗罢了,但是“属纩"却成为临终的代称。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做“复”,意思是招唤死者的灵魂回复到身体。复而不醒,然后办理丧事。

古人死后,要给他沐浴。

小敛是给尸体裹上衣衾,越是贵族,衣衾越多。

大敛则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敛时死人口里须饭含。

人殓后,停丧待葬叫做“殡”。

送葬的规矩是白衣执绋。绋是拉柩车的绳子。执绋的原意是亲友们帮助拉车,实际上只有形式。后来出殡,在送殡人的行列两旁拉两根带子,那就是执绋的遗制。

挽歌据说最初是挽柩的人唱的。后世的挽联就是从挽歌演变来的。

© 2022-2023 Chang Lisheng. All Rights reserved